进入秋收季节以来,河南省遭遇连续阴雨天气,导致花生采收后无法及时晾晒,霉变、发芽等问题凸显,不仅严重影响花生商品品质,更直接威胁农户全年种植收益。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的产地减损技术专家团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深入花生产区正阳县,现场指导花生采后烘干工作,不仅最大程度降低花生采后损耗,切实保障了花生品质,更守住了农户的“钱袋子”。
在正阳县袁寨镇,正阳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依托河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中心谢永康副研究员团队的技术支持,建立了花生烘干服务中心。该中心配备了日处理量达30吨以上的花生移动式干燥机和花生风干贮藏一体机,不仅满足了公司自身100亩地花生的烘干需求,还积极为周边花生种植户提供服务。
据正阳县袁寨镇闵庄村单前店村的花生种植户周静介绍,她家种植了200亩地花生,由于收获后一直阴雨不断,花生堆放在一起极易发霉发芽。幸运的是,她通过抖音视频了解到正阳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烘干设备,随即拉来了13000斤花生进行烘干处理。经过10几个小时的干燥,花生壳变干,可以安全贮藏,且烘干后的花生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谢永康副研究员表示,针对花生产地缺乏适用干燥机的问题,团队研发了多种装载量的多功能移动式干燥机。这些干燥机热源选择多样,包括电加热、生物质、燃油等,并通过优化干燥仓体风道设计,解决了花生干燥不均匀的问题。此外,该干燥技术还具备多功能性,除了烘干花生外,还可用于玉米、稻谷等作物的干燥,大大提升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干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精准控制温度,确保干燥后的花生品质。
针对规模化种植户在应急抢烘状态下的需求,谢永康副研究员提出了“分阶段高效干燥策略”。他建议将移动式烘干机与风干贮藏一体仓(大装载量)相结合,在机械干燥初期适当提高烘干温度(但控制在55°C以下),以快速去除花生荚果表层及易蒸发水分。随后,将花生荚果移出干燥仓,放置在风干贮藏一体仓内通冷风进一步降低水分。这样既能提高干燥效率,又能防止因不及时干燥造成的花生发霉发芽问题。
正阳县委副书记徐永辉、正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梁莹、正阳县农机中心潘世春主任等领导也前来观摩和指导,对烘干机的烘干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此次现场指导不仅为正阳县的花生种植户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花生干燥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