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 概要: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黄淮南部冬小麦生育期间温光等气象因子异常变化导致低温冻寒害和高温热害等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该区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针对该区域温光异常变化下作物系统不适应、耕作措施不合理、栽培技术应变不及时造成的小麦产量不稳等关键技术瓶颈,按照“作物配置适应-耕层优化缓解-栽培调控抗逆”的技术路线,采取“数据分析与模拟研究和田间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经10多年攻关和应用,取得如下创新: 1.明确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南部冬麦区温光变化规律和趋势,为..

    • 概要:

      针对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和灌溉区两种不同生态条件,以小麦-玉米周年生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产高效协同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为手段,对小麦-玉米周年不同耕作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1、系统研究了夏免秋免、夏松秋免、垄作覆盖和传统耕作模式对土壤和作物生理生态等的影响,解析了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环境与作物生理生态的响应机制,阐明了节水高效耕作模式水分高效、养分高效、生态环保、节本高效协同的技术机理。2、创新集成了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以垄作、免耕覆盖和深松、翻..

    • 概要:

      1.针对豫中南雨养区小麦玉米周年两熟土壤肥力不足,作物水肥需求与气候资源分布错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连续7年的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动态变化,解析了“土壤-作物-大气”系统资源高效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协同机制,评价了不同耕作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该区域合理农作制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2.以两熟作物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玉米深松小麦翻耕2-3年轮回一次为核心,建立了适用于豫中南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覆盖简耕节本高效农作制度,研..

    • 概要:

      成果针对豫北灌区小麦水肥用量大、利用效率低、灌溉时期不精准、播种质量差、中后期灾害多发等问题,通过十多年系统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物产量分析方法:产量=单位面积投入量×资源截获率×资源转化效率×收获指数。明确了减少水氮投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是豫北灌区小麦协同实现高产高效的途径。2、创新了以播前贮水造墒、播后镇压保墒、春季限水晚灌、后期抗逆延衰及稳底减追降氮为核心的节水减氮关键技术。水氮利用效率提高约10%,每亩灌水减少50-60 m3,氮..

    • 概要:

      本项目获202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针对我省小麦生产中优质品种缺乏,对倒伏、冻害、干旱等抗逆性不强、丰产性小麦品种少等限制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瓶颈问题,根据生产需求,科学选定育种亲本和育种方法,综合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理化指标测定和多逆境抗性鉴定技术,快速培育出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郑麦583,实现了小麦品质、抗病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等重要性状的综合协调遗传改良。解决了小麦高产大群体易倒伏、高产品种品质稳定性差的技术难题。通过建立“科研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