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技术

2019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作者:本站 日期:2019-01-20

2019年全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立春”将至,我省小麦将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并为粒重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为不失时机地做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夺取今年夏粮丰产丰收,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 当前小麦生产形势

麦播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开展麦播和田间管理工作,加之冬前及越冬大部地区气温和墒情较为适宜,我省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一是种植面积继续稳定。我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层层压实重农抓粮责任,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省小麦面积继续稳定在8600万亩以上,为夏粮丰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二是优质小麦发展较快。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优四化”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优质小麦发展,全省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达到1200 万亩。三是小麦苗情为近年来较好年份之一。据农情调度,我省小麦越冬群体适宜,个体发育良好,苗情好于常年同期,明显好于上年同期,其中一二类苗比例明显增加,达到85.4%,较上年增15.5%,较常年增2.8%。四是气象条件总体有利。麦播期间天气晴好,利于小麦播种,绝大部分地区播种基础较好,冬前及越冬气温和墒情比较适宜,利于小麦分蘖生长、形成壮苗并安全越冬。但今年我省小麦生产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农户因抢墒播种,播期偏早,加之越冬气温偏高,群体偏大,旺苗面积增加;部分麦田土壤墒情偏差:中后期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将重于常年,特别是小麦赤霉病存在偏重至大流行的风险;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存在低温冻害、干旱隐患等。

 二、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技术措施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病虫情和气候特点,各地应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主要管理目标,强化春季麦田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措施。

()因地因苗管理,科学肥水调控

1.对旺苗麦田,返青期采取碾压或深锄断根,抑制春季过多分蘖:起身初期进行化学调控,预防后期倒伏;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 公斤。

2.对三类麦田,一般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性而影响麦苗生长,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在5C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

3.对二类麦田,可在起身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一类苗麦田,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穗大粒多。

4.对旱地麦田,春季趁墒亩追施尿素5-8公斤左右,并配施适量磷酸二铵,保冬前分蘖成穗,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争取穗数保产量。
    5.
对土壤墒情偏差的麦田,要根据苗情、墒情和气
,适时浇好返青水,在气温稳定到3C以上时浇水,一般先浇三类苗,再浇二类苗,最后浇一类苗,小水细浇,浇后结合中耕松土,通气增温。
   
另外,豫南稻茬麦田要做好清沟理墒,预防渍害。

()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科学防控
今年我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应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麦穗蚜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住关键环节,实行科学防控。
  
 一是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沙河以南条锈病早发区、常发区,要从2月下旬开始,要全面落实“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切实抓好对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的封锁控制,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组织开展区域性统防统治,严防大面积扩展流行。
   
二是返青拔节期实施化学除草和病虫早控。小麦返青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地草情、草相等实际情况,科学开展杂草防除。同时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黄花叶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挑治麦蚜、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

三是抽穗扬花期全面预防赤霉病。对小麦赤霉病,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科学研判,及早准备,主动出击,实施全生育期综合防治,确保防在发生流行之前。 一要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中后期小麦群体数量,做到田间沟渠通畅,创造不利于病害流行的环境。二要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南部常发区要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进行全面喷药预防,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防治1次,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减低毒素污染风险。其它麦区要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不放松,密切关注抽穗扬花期天气预报,如有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立即组织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三要选好对路药剂和器械。推荐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以及耐雨水冲刷剂型,注重交替轮换用药,避免或延缓抗药性产生。要尽量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自主飞行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同时,应添加适宜的功能助剂、沉降剂等,提高施药质量,保证防治效果。同时,小麦吸浆虫高密度区域,要重点抓好抽穗至扬花前的成虫防治。

四是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期,各地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麦穗蚜等多种病虫危害,达到一喷多效。
    ()关注天气变化,防御低温冻害
我省春季气温回开快、起伏大,极易发生“倒春寒”。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及时进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采取多种措施,预防后期倒伏
    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是预防倒伏的最后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整地、播种、苗情长势等情况,及时采取深中耕、镇压、化控等措施,保苗稳健生长,为预防后期倒伏打好基础。对整地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开春后要进行镇压,以踏实土壤,促根生长;对长势偏旺的麦田,可采用深中耕断根,控制麦苗过快生长。另外,在起身初期可喷洒化控剂,以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增强抗倒能力。
    ()结合品种特性,落实保优技术
各地要依据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的品种,科学指导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农户保优生产,强筋小麦要推迟追肥时间,重施拔节孕穗肥,后期喷施氮肥;弱筋小麦要施好返青肥,避免后期追肥。同时要结合不同品种特征特性,抓好针对性情施落实,对抗寒能力弱的品种,注意浇水防冻: 对抗倒能力差的品种,起身初期进行化学控制对抗病能力差的品种,精准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三、切实加强服务指导
  小麦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各级农业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春季麦田管理关键措施落实, 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好基础。一要及早谋划春季麦田管理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早组织农技人员跟踪开展麦田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的调查工作,搞好苗情分类,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制定本地春季管理技术意见。二要抓好指导与服务。要继续开展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各级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民开展春季管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三要抓好宣传与培训。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专家电视讲座、发放明白纸、12316“三农” 服务热线、手机短信、手机微信、送科技下乡等多种方法和形式,积极开展好春季麦田管理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入户率、到田率,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四要抓好示范带动。要以优质小麦示范县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树立春季麦田管理样板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充分发挥好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春季麦田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其率先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辐射带动群众科学开展春季管理。五要搞好督导工作。春节过后,省厅将组织小麦专家指导组分赴各地开展春季麦田管理督导工作,重点搞好专家专题讲座、面对面对农民田间指导、督促当地管理技术措施落实等工作。各地要积极开展专家督导指导,确保各项春季田管措施落实到位。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所属类别: 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