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快递

经济作物研究所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志愿服务工作

作者:经作所 日期:2021-08-05

    7月17日以来,河南大部出现暴雨、大暴雨。郑州、焦作、济源等地出现特大暴雨。7月20日16-17时郑州市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20日17时起,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郑州地铁发布提醒,受持续暴雨影响,郑州地铁全线网车站已暂停运营服务。截至7月20日17时,郑州机场取消和延误航班已超过200架次。

    灾难悄然无声地来临。街上因积水使人寸步难行、地铁因渗水不得不全线停运、商场积水使超千人被困、一天一夜不停的暴雨造成郑州市区大范围停电……,危难时刻,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的温暖,在郑州在中原大地、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蓦然升起。7月20日是汛情最严重的一天,也是防汛抗灾志愿者最为踊跃的一天。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在院党委、直属单位党委的统一指挥下,经作所组织职工11人,在餐厅和秋乐与主院区连接处进行回流积水和漫灌积水的堵截工作,党员志愿者各司其职,就地取材,挖取草坪的土,装制堵水沙袋,志愿者腊贵晓、高伟、刘兵、李彦军、理向阳、郝西、李春鑫、张戈等,站在1米多深的水中,顶着不断从天而降的暴雨,不断的从水中摸索着挖土,装填自制沙袋,身上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志愿者胡坤、郭晓阳、葛晓瑾从单位拿来了大型塑料袋、铁锨等物,帮助大家制作简易雨衣和装土用的简易袋,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餐厅门口建立了有力的防线。危难之际,逆行者的身影构成了洪水中最坚固的墙。



    7月20日晚,经作所胡海燕所长、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一是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当前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我们面临着历史考验。在大汛大灾面前,首先要坚定必胜信念、必胜信心。关键时刻、紧要关头,我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一定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救灾工作。二是要确保我所职工安全。要牢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住不发生伤亡事故的底线,对处于危险境地的职工,及时救援、全力救治,安排好遇困职工生活,确保生命财产安全。三要坚决果断‍‍有力有效处置险情。险情就是命令。要加强值班值守、巡查检查、应急处突。四要坚持防灾救灾减灾有机结合。竭尽全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影响,河南省农科院职工餐厅进水严重,最深水位超过1.5米。2021年7月22日下午至23日上午, 经作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共15人,自带扫帚、簸箕、铁锨、拖把等工具到餐厅大堂帮助清理积水、淤泥、垃圾等,并把泡水的餐桌、椅、板凳等搬至指定位置,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院党委统一安排,推广处印发了《关于做好特大暴雨灾后农业生产减灾防灾技术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全省农科系统做好强降雨后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倡议书》,我所花生栽培课题积极响应院、所号召,主动组织花生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等方面专家成立了花生涝灾应对专家组,借助电话、微信等对各市、县农科院(所)、种植大户、合作社进行调研,及时了解花生受灾情况,科学研判灾情,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制定的《花生涝灾应对技术措施》,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了解我省各花生主产区的雨涝受灾情况,借助农科大讲坛、微信交流群等信息平台开展远程技术指导和培训,开通服务热线电话,公布专家联系方式,方便受灾群众精准连线花生专家进行答疑或远程视频指导,精准提供防汛减灾建议,为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推进灾后恢复生产打下良好基础;25-27日,郝西、刘娟等专家陪同农业部专家组先后来到新乡(封丘、延津、原阳、获嘉)、郑州(荥阳、新郑),了解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的受灾情况,指导当地农业抗洪救灾措施的落实24-27日,臧秀旺、张俊、高伟等专家先后来到新乡原阳、鹤壁浚县、信阳罗山、驻马店正阳、新乡武陟等地,了解花生等作物的受灾情况,指导农户做好灾后田间管理工作。



    7月20日至7月27日,我所共参加抢险救灾18次,共计79人次,分别对农科院院内餐厅、创新楼地下室、院内主干道、东家属院、西家属院进行了志愿服务;对郑州(荥阳、新郑)、新乡(原阳、封丘、延津、原阳、获嘉、武陟)、鹤壁浚县、信阳罗山、驻马店正阳等8个县(市、区)灾区农业生产一线进行了科技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开展自救、病虫害预防等工作,前后奔波10余天,累计行程6000多里,线上线下服务20余万人次,覆盖花生面积100余万亩。努力把暴雨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得到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为促进我省灾后花生生产尽快恢复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所属类别: 新闻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