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
系统动态——2025年8月.pdf..
系统动态——2025年8月.pdf..
7月,内乡县农科所主持育成的“内农科206”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
7月24日,河南省农科院与开封市祥符区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祥符区举行。省院与祥符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河南中育分子育种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开封市东建投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中育花116号”生产经营权转让合作协议。..
7月9日,温县农科所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共同打造的怀药栽培及品质提升实践教育基地在温县农科所正式落地启用,旨在推动怀药产业在“产、学、研、用”层面的深度融合以及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7月30日,济源院举办“2025年秋粮增产关键技术专场培训”,邀请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相关专家授课,农技骨干、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培训。..
7月3日至9日,信阳院植保所科研团队深入田间,通过系统性种植感病水稻品种,旨在精准绘制当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图谱”,为筑牢信阳水稻产业安全生产防线提供关键科技支撑。..
7月,南阳院选育的2个小麦品种“宛麦279”“宛1898”和2个玉米品种“宛玉820”“宛玉38”通过河南省审定;3个小麦品种“宛麦270”“宛1390”“西宛161”通过国家审定。 7月21日至22日,南阳院在新野县举办“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甘蓝工厂化育苗与机械化移栽观摩会。..
7月,平顶山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农平258”通过国家审定。 7月30日,平顶山院举行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豫花22”“豫花65”优质花生生产技术培训会,农技推广人员、企业代表、种植大户等60余人参会。..
7月25日,周口院召开第八届学术委员会换届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15名,院长杨青春当选院第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7月10日,国家甘薯体系高效栽培技术培训暨机械演示现场观摩会在商丘召开。会议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承办,来自全国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企业及种植户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7月,许昌院自主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许麦2012”“许麦2016”通过河南省审定。 7月11日,河南省优特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禹白芷仿野生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在禹州市磨街乡顺利举办。 7月20日,许昌市农业农村局、许昌市农科院研究制定《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7月2日,开封院选育的“开玉212”玉米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 7月21日,开封院育成的“开农1760”“开农1715”2个高油酸花生品种成功入选2025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7月7日,洛阳院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洛麦42”“洛麦49”通过国家审定。 7月17日,“河南省优特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切花牡丹芍药新品种推介及标准化培育技术培训会”在洛阳院成功举办。企事业单位代表、种植户技术骨干以及科研人员等100余人参会。..
7月4日,2024-2025年度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专题年度总结会在安阳院召开。..
4月,围绕河南省“优特计划”优质蔬菜专项,在周口市川汇区召开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设施黄瓜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培训会。通过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双举措,为当地蔬菜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积极开展京番绿保1号、京番绿保2号、京番黄呈1号、景丹黄玉、青口蜜小番茄、酸甜果番茄等6个口感小番茄品种引种对比试验。引进川美水果黄瓜、奶油小黄瓜、生源101油黄花黄瓜3个新品种,开展引..
6月19日,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花生专项息县培训会在息县举行,省、市农科院专家及县相关部门、种植大户等110人参会。..
罗山县农科所依托优特计划优质茶叶专项打造“好品罗山”生态茶区域公共品牌,培育茶品牌2个,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提升20%以上,辐射面积10万亩,累计增效5000万元以上。..
5月,平舆县农科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舆芝22”通过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鉴定并获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
通许县农科所成功申报河南省甘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通许县高淀粉甘薯种资示范园”项目,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司立项,为通许县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 通许县农科所联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郑州市农科院开展马铃薯筛选试验,通过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征集了17个适通许县种植的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通过测产和淀粉率测产,筛选出适合通许县种植的“中加11”“中加10”“京张薯7号”“社和9号”“中薯36..
4月18日,第三届菜花季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在济源举行,组建种子健康与安全控制、种子高效生产、种子加工与深加工处理等5个专家团队(共33人)。..